http://www.chinareviewnews.com 2010-09-15 07:53:59 |
“金磚四國”的稱呼來自巴西、俄羅斯、印度與中國的英文首字母縮寫“BRIC”(Brizail,Russia,India以及China)。國際投資者之所以關注這四大市場,是因為這四個國家是全球主要的新興市場。根據高盛5月20日提供的數據,這四大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超過50%;而截至7月31日,四國占據全球外匯儲備的40%。同時,它們擁有世界人口的42%以上,擁有全球四分之一以上的總陸地面積;如果再算上它們占到全球貿易額的13%,這四國的確不容小看。 不過在投資界,“金磚四國”並沒有享受到與經濟地位相應的待遇,這些國家在全球股票指數中的代表性仍然不足。正因如此,今年以來,已經不斷有國際機構呼籲,這四國市場需要被全球投資者重估。 匯豐環球投資管理在近日發布的一份“金磚四國”市場評論中認為,今年四大市場將會有持續突出的表現。同一天,分別投資巴西、俄羅斯、印度與中國這四個新興市場的基金經理一齊亮相,對這四大市場的前景與風險分別進行了評論。 被誤解的巴西:內需已占主導 在不少媒體評論中,巴西近年來的成就及其在金融海嘯以後的亮麗市場表現,被認為很大程度上源自中國對於原材料與商品的巨大需求。 如果這麼想,你就錯了。和外界想象的完全不同,儘管巴西向中國出口了不少礦產與原材料,但巴西的經濟並不由中國需求所引導,甚至農產品交易所帶動的GDP也是“非主流”的。 根據匯豐負責巴西的投資基金經理Pedro Bastos介紹,農業與礦業只占巴西2009年GDP組成部分的7%與4%,兩者相加不過11%,而對中國的出口也只占巴西整個國家GDP的1.2%。 那麼,巴西經濟到底是憑什麼發達的呢?的確,巴西是全球最大的基礎商品供應商,第二大原材料出口國,但同時它也是繼上海與香港之後全球第三大的IPO市場。更為重要的是,巴西經濟以內需為主,而且越來越向服務業方面發展。 目前,國內消費已經占到巴西GDP的60%,金融海嘯後的巴西經濟復甦,很大程度上便得益於內需的強勁增長。需要指出來的是,巴西不存在其他國家失業率高漲的問題,一直到今年5月,該國的就業情況保持良好。而食品價格的下跌,抑制了該國CPI在今年6、7月的增長。經濟學家預計巴西今年經濟增長可能高達7.5%,其CPI預計近兩年能穩定在5.1%左右。 從股票投資角度看,儘管巴西今年股指屢創新高,但目前其指數估值仍然只有10.6倍PE,比全球的11.5倍、印度的14.9倍以及中國的11.7倍均有較大折讓,而過去5年其平均市盈率則為12.5倍。 俄羅斯:被嚴重低估 與其他三國相比,分析師們認為俄羅斯是最被低估的市場。匯豐的俄羅斯市場基金經理Gouglas Helfer認為,俄羅斯的石油價格將會持續受到新興市場強勁需求的支持,油價未來12個月的價格有望保持在75~85美元/每桶。 在油價收入的提振下,俄羅斯近年來外匯儲備不斷增長,目前已達到4530億美元左右,這令俄羅斯政府有充足的財力實施經濟刺激方案。此外,俄羅斯總債務相比GDP的比率仍然較低,這意味著該國有著較大的融資空間。 國際投資者可能沒有留意到,俄羅斯的國民實際工資增長幅度迅猛,在1999~2008年間,該國人均收入增長了7倍,這已使得俄羅斯的零售業開始受惠(當然,從國際水平看,該國零售業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)。從該國的指標看,不論是固定投資、消費、零售均在今年出現了高速反彈,已經完全脫離了2009年的底部。目前該國失業率已從2009年2月的9.4%回落至2010年6月的6.8%。 最為關鍵的是,經過近期的調整,俄羅斯市場已經出現了比其他新興市場更為便宜的估值,幾乎所有企業的股票都比其他新興市場的同類企業有一定的折讓。從股票指數來看,今年4月以來,MSCI俄羅斯指數與此前預期EPS曲線出現了令人驚訝的逆向發展趨勢,其2011年的市場預期PE僅為5倍,大大落後於其他新興市場,相比全球及新興市場分別存在近50%及40%的折讓。 匯豐的數據顯示,俄羅斯目前利率已是7.75%,其通脹率為6%,這意味著該國仍有貨幣鬆動的空間。從流動性來看,在過去18個月進行了近10多次的降息行動後,俄羅斯央行仍有可能進一步延續寬鬆的貨幣政策。當然,該國對於石油價格的依賴可能是國際投資者需要關注的一個方面。該國的油價收支平均點為每桶60美元水平,但目前油價已經遠高於上述水平,並在中線有可能進一步上升。 印度:穩健增長 印度股市在過去18個月的表現令人驚訝,這主要是受其經濟快速增長、貨幣政策得宜以及政府推出經濟刺激方案的影響。印度是目前全球經濟增長僅次於中國的國家,其人口有30%年齡在15歲之下,在這種理想的人口分布帶動下,其經濟有望中長期保持穩定增長。 誠然,印度存在改革進程不甚穩定的風險,但迄今為止,外資流入印度市場的步伐仍然很快。目前印度的FDI在持續上升,而財政赤字與政府債務在下降,稅收政策也在完善。 匯豐的印度投資基金經理Sanjiv Duggal認為,印度未來10年的復合經濟增長有望達到7%。特別是為了加強基礎設施水平,印度未來將會提升投資比重,這都有可能促進經濟。 從股市估值看,印度市場儘管在今年有著較高回報,但其估值也只是近五年來的平均值,不算便宜,但也不算貴。而市場預期其2010年、2011年財政年度的企業盈利增長將會分別高達26.1%與21.5%,這意味著企業有望給大家更多的驚喜。 中國:目前估值偏低 在“金磚四國”中,中國內地的市場表現在過去18個月裡相對落後。海外投資者普遍認為,中國市場表現落後,但具備強勁的上升動力。 匯豐環球投資管理股票投資的董事陳淑敏說,中國的挑戰在於它面臨全球需求的減弱、國內不斷上升的工資成本壓力,以及房地產市場的調整。 目前中國內地個人消費約占GDP的35%,遠低於美國逾60%的水平。同時,這也是近20年來的最低水平。因此,海外投資機構普遍預計,政府在“十二五”規劃中將會繼續加大力度,使出口型經濟轉型至由內需帶動。但工資上升並不完全是壞事,陳淑敏認為,持續的工資增長,有助於使中國向消費驅動型的經濟體轉向。 匯豐預期下半年內地的緊縮政策將較之前放寬,估計通脹於第三季度見頂後將回落。 至於外界關注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問題,陳淑敏認為,中國地方與中央的融資額只占GDP的40%,遠低於美國及日本的95%及210%,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貸款風險在可控範圍。 除此之外,人民幣的升值因素也將提升投資者對於中國市場的興趣。海外投資機構普遍認為,人民幣存在升值空間。匯豐的專家稱,人民幣升值是個長期趨勢,未來每年可能出現3%~5%的升值幅度,這不僅對那些海外投資者有益,而且對那些非出口類的企業也有幫助。 匯豐認為,對於想投資中國的人來說,目前的市場調整可能是個機會,經過這次調整,很多中國的藍籌股相較其3年歷史平均水平已經存在明顯的折讓,並出現了較為吸引人的估值情況,例如MSCI中國預期P/E已經降至不足15倍,而預期市淨率(P/B)也降至3倍以下。 而未來的投資方向,則可以從中國的近期政策調整中看出端倪。比如說,中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可能將以經濟適用房為重點。陳淑敏表示,中國未來兩年將興建580萬套經濟適用房,占2010年全年住房供應的50%,而地方的經濟適用房比重將會逐漸升至住房供應的30%~50%,那些擁有高現金比重、有望參與到這個領域的房地產開發商將會受惠。 來源: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:舒時 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