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

掌握消費商機 3類基金正夯

2010-10-24 01:27 工商時報 記者陳欣文/台北報導



根據麥肯錫最新預測,到2030年中國和印度的GDP將占到全球的50%。包括南美洲和非洲在內的發展中國家,將在未來15年佔全球52%的個人消費。因此想把握消費商機,法人建議可從中、印、新興亞洲等3類基金下手

有研究機構預估,未來20年,中國和印度將擁有11億中產階級,佔中印人口將近一半,成為「世界未來中產階級崛起聖地」,依循此趨勢下的基金投資,布局中國、印度、新興亞洲3類基金,可同時掌握經濟崛起、消費力崛起、以及人口紅利爆發的三重商機!

元大新興亞洲基金經理人李湘傑表示,亞洲因為擁有近30億的人口,隨著經濟成長、所得增加,內需消費逐漸成長,再全球的消費中漸漸占有一席之地,搭配在全球資金狂潮看好亞洲前景,不斷流入亞洲的趨勢未見改變下,亞洲內需消費相關產業成為長線的最大受惠者。

李湘傑分析,今年以來香港掛牌的一些受惠中國消費類股,從服飾到高級手錶、精品、珠寶等掛牌公司,今年以來漲勢相當凌厲,反應的就是中國驚人的消費力,且從基本民生消費開始轉向奢侈品消費。印度也有類似的情況,今年以來內需消費類股的表現都很強悍,這個長線多頭趨勢不會改變。

摩根富林明JF東方內需機會基金經理人何銘銓表示,中國今年薪資平均成長1至2成,加上家庭人均所得持續增加,農村地區實質上漲約9.7%、城鎮則上漲7.5%,因此整體消費動能都極為強勁,包括汽車、家具和金銀珠寶等,都出現30%以上的年增率。至於印度則受惠通膨降溫,,有利當地消費、投資氣氛,不論是汽車、機車,今年銷售皆可望創下新高。

何銘銓指出,由MSCI指數編列變化可嗅出新興市場消費題材抬頭的趨勢,過去3年MSCI 亞太(不含日本)指數國家權重變化中,增加最多依序為中國(1.7%)、馬來西亞(0.9%)印尼(0.8%)和印度(0.7%),而產業變化中與內需相關的金融、消費品、公用事業等指數權重由54%增至56.6%。

何銘銓進一步分析,今年來新興國家復甦前景良好,在經濟成長明確向上,帶動薪資同步成長,加上新興市場貨幣呈現長線升值趨勢,對照過去的國家發展經驗來看,當匯率走升、民眾儲蓄率降低,最受惠的將是內需消費相關產業,未來長線商機可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