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10月2日 星期六

《基金》近5年來,十一長假過後一季,陸股多頭活躍

  • 2010-09-29 15:37
  • 時報資訊
  • 【時報記者任珮云台北報導】
中國十一長假即將展開,根據歷史經驗,在十一長假帶動龐大消費商機之下,陸股後市多頭行情看好,據Bloomberg統計,近五年來,在十一長假過後一季,上證指數平均上漲9.04%,MSCI中國指數平均上漲約6%,其中,中小型股為推升MSCI中國指數上漲之主要動力,據Lipper統計,MSCI中國中小型股指數平均漲幅為8.33%。台新中國精選中小基金經理人翁智信表示,今年中國十一長假接近世博尾聲,加上加薪潮效應浮現,對企業舖貨具加乘效果,預期陸股後市可望震盪走高,大中華基金後市看俏。

翁智信指出,中國加薪潮是全國性的官方政策,最直接的效益是拉升全民財富,引爆內需消費龐大商機,間接的效果則是促使企業往內陸開發,因為在全國同步調升薪資後,內陸二、三線城市之平均薪資仍遠低於沿海一線城市,在節省人工成本考量下,企業內遷設廠將是長期持續發展的必然結果,從標竿企業富士康移往河南鄭州招工,即可明顯看出官方開發內陸的用意,而所有商機皆是由“人口”帶動,在內陸企業數目增加下,將推動中國區域經濟的爆發性成長力道。
翁智信表示,今年中國十一長假因為接近中秋節假期,加上世博將於10/31閉幕,可能因此帶動企業提前舖貨效應,預期今年中國十一長假的消費熱潮可望大於往年。根據中國商務部統計資料指出,今年十一長假因有世博會的助勢,消費品零售總額可望突破5500億人民幣。
翁智信指出,在加薪潮及中國十一長假所帶動的龐大內需商機支撐下,陸股可望持續震盪走高,看好的類股主要為中國中小型股,包括受惠企業內遷的基礎建設相關概念股,以及受惠區域經濟大幅發展之民生消費概念股,如百貨、食品、服飾、航空及觀光等類股;而台股及港股受惠陸股走強的帶動,後市亦有表現空間,在十一長假前,正是逢低佈局大中華基金時機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